马塾君博士应邀为东财MBA学院全体MBA学员授课

应东北财经大学MBA学院的邀请,2010年3月27日,马塾君博士在东北财经大学科学报告厅为MBA学员讲授《印度经济与中印合作》的专题课。

马塾君博士从“21世纪经济中哪个国家将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”的经济界热点问题引题,结合13年来对印度200余次的商务访问、市场考察和与印度政府界、经济界、企业界、老百姓、学者广泛调研交流的深厚积累,对“印度将可能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动机”的预测进行理论的阐释和实践的探索。扼要从印度的经济情况、印度的优势、印度的劣势和中印合作展望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的、生动的分析和讲授。大课堂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。

马博士首先回顾了美国作为20世纪世界经济发动机的沿革,列举了当前世界经济界对“谁将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动机?”议题的几种流派。他认同并主张中印流派,认为中印在经济危机复苏中走在最前面,有巨大的发展潜力。中印两国人口总和占世界的三分之一,市场巨大,从各方面综合研究来看,中印或将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动机。

对印度的经济情况,马博士从危机前五年、危机时期和危机后期三个阶段进行了深刻分析。通过中印GDP和人均GDP数据的对比,提出这样令人深思的问题:中国的GDP含有多少水分?中印实际差距到底有多大?因为印度的GDP统计和众多经济企业发展统计都不完整,而且中国的地方经济GDP模式必然导致GDP的数字从地方到中央层层加水。另外,印度在金融危机中,相对中国而言受到的冲击比较小。总体说,其受影响程度有限,原因:一是印度对外贸易比重相对较小,其消费市场主要在国内,印度大部分企业均是服务于内需。二是印度政府为保持经济快速增长,保证劳动力就业,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主要包括:增加银行资本流动性,加强银行金融监管;扩大税收减免,增加财政支出;积极利用外资;调整产业结构;加速基础设施建设,支持小型企业发展。

而在这一问题上,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过去几年也采取一些措施,但从企业操作层面来讲,这些措施并没有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问题。中国经济能够好转,根本在于解决中小企业问题。从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来看,占中国企业数量的99%,解决中国90%以上的劳动力问题,对财政贡献率也达到80%之多,但中小企业得到国家乃至省市的支持相比国企少之又少。

针对印度后危机时代的发展趋势,认为印度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可持续的、有后劲的、也是绿色的,绝对不是以牺牲当代的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。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截然不同。并对中印的对外依存度做已对比。特别强调中国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。EIU南亚资深分析师安加利卡·巴达莱(Anjalika Bardalai)预测:印度未来5年的经济增长率平均将达到8%,印度将在2018年之前超越中国,成为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。

对印度的人口人才优势、文化优势、国际化程度、资源优势、地缘优势和旅游优势进行深入详尽的介绍分析,同时也指出印度的劣势和不足。提出了中印关系发展方向是龙象之争还是龙象共舞的前瞻性问题?马博士主张中印关系应当是CHINDIA,是合作。

最后他还提出了中印合作的展望与建议。重点强调中印应广泛在政治、经贸、军事安全、资源互补、文化教育、信息产业、金融科技及民间交流等方面进行广泛的合作与交流。

主讲课程后,马博士接受部分MBA学员的提问,在现场进行了热点话题和敏感课题的互动交流。

马塾君博士讲授的专题课结束时,科学报告厅响起了长时间热烈的掌声。


友情链接